“原以为到法院打官司再快也得花三四个月时间,没想到3天案子结了,钱到手了。”11月17日,在我市工作的项城市人闫东方高兴地对记者说。
闫东方所说的案子正是市人民法院民一庭在今年8月份接的一批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的一件。由于这批案件涉及雇员多,民一庭将案件委托给非诉讼调解组织——社会法庭进行调解,14起劳动争议案件以调解结案,案款两清;法院判决的案件2起当事人上诉,非诉讼调解组织——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参与和解工作,使这2起上诉案件的以和解方式解决,上诉人撤回了上诉。
市人民法院为缓解案多人少的压力,该院立案庭在立案时,将一部分适宜由非诉讼调解组织调解的案件委派给非诉讼调解组织,特别是婚姻家庭案件,由非诉讼调解组织的调解员先行调解,调解不成,立案庭再行转入业务庭审理,进入审判流程。进入流程的诉讼案件,根据案件情况,将一部分适宜由非诉讼调解组织调解的案件委托给非诉讼调解组织调解。
“在今年前10个月市法院审结的2762件民商事案件中,调解撤诉1464件,调撤率达53.01%。其中借助诉调对接机制,委派给社会法庭调解171件,调解成功159件;委托调解51件,调解成功43件。”市法院立案庭庭长杨红说。
“通过诉调对接,一些案件在进入诉讼程序之前就得到有效化解,不仅我们审判人员工作压力减轻了,而且节省了当事人大量的时间、精力,减少了他们的损失。”杨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