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长葛市法院杨明俊院长为三个党支部上“微党课”

  发布时间:2015-06-01 15:57:44


 

529下午,长葛市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杨明俊作为政治处党支部第八期“微党课”的主讲人,为政治处党支部、办公室后勤科党支部和研究室审管办党支部三个支部共同上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微党课”,打破了之前各支部单独上课的局面,为“微党课”在上课形式上进行了创新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授课效果。

一首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朗诵,把大家带入到本期的“微党课”主题,如何认识和理解《习近平用典》敬民篇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杨明俊院长结合自己常年在法院工作的经验和感悟,作了题为《法院干警应有济世情怀》的主题报告。

杨院长指出,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了诗人杜甫即使自己受冻至死也心甘情愿,只要天下寒士都能免受痛苦的济世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引用此诗,表达了习总书记身为国家领导人,时刻关心群众,把群众冷暖放在心间的浩荡胸怀和执政关怀。

杨院长强调,作为法院干警,我们要向习总书记要求的那样,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心系群众,关心群众如关心自己的家人。在熟识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办案的同时,更应该怀有一颗柔软的心,具有忧群众、忧民生、忧家国天下的济世情怀。

杨院长要求,以法官为主体的法院干警,应该具有四种济世情怀。一是人文情怀。法的终极目的,在于人类的文明进步与文化发展。文明,就是点亮人类内心真、善、美的过程;文化,就是发现和转化其中的假、丑、恶的过程。法院干警必须始终满怀着人文的关怀,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让我们审理案件的过程,成为用我们心中的真、善、美点亮当事人灵魂之灯、祛除假、恶、丑的过程。二是悲悯情怀。悲悯情怀是对社会关系中的困难乃至苦难的极度同情,也是对社会与法律的深刻洞察。法官对于当事人出现的痛苦要自然地保持悲悯,然后观察其中的缘由及解决方法,通过自己的努力,使扭曲、变形与分裂的社会关系回归到法律关系的正常状态,这正是一个济世救人的过程。三是护法情怀。法官是法律的守护神,是法治的守护神。护法情怀要求法官重视规则并且擅于运用规则。全院干警在任何时候都要善意地遵从程序法和实体法,什么时候都要善意地解释法律,让法律正确实施,让法律的精神焕发出让人民群众感受得到的亮丽愉悦的光辉。四是淡泊情怀。《论语》中讲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样的过程,是我们每一个人从激情四射渐进到淡泊从容的人生历程。法院干警因为职业的特殊性,会比一般人更早地进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境界。

各支部的同志在听完杨院长的讲课后,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发言。大家一致认为,对杨院长提出的法官应具有四种济世情怀很受启发,应该把这种济世情怀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对待群众要保持一颗善心,俯下身子,学会倾听。带着护法的情怀审理案件,力争让当事人在每一个个案中都感受到法律的公正和公平。

责任编辑:李洋    

文章出处:长葛市人民法院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