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亲爱的同志们:
大家好! 我是少审庭党支部的刘芬,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三严三实 ”永远在路上》。
近年来,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莫过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这是习总书记对各级领导干部在作风上提出的既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于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新要求。
人民法官是国家宪法和法律的执行者、捍卫者和建设者,维护着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我想,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不光是在告诫各级领导干部,也是在叮咛我们法官。我一直在思考,“三严三实 ”怎样才能永远在路上呢?
严以修身,撑起公平正义使命担当。“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作为一名法官,在当今社会矛盾凸显、情况复杂、诱惑不断、挑战严峻的环境下,能不能腰杆硬、站得直、形象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道德修养。今年四月份以来,我们院开展的微党课活动就是我们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加油站。在微党课上我们重温了经典《朱子家训》,学习了《之江新语》、《习近平用典》等。微党课成了我们个人修身的大课堂。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严以修身,修身必严,就一定能修行到位,修成正果。
严以用权,伸张社会公平正义。每每有当事人问同样是交通肇事罪为什么有的人判一年,有的人判三年,他一分钱不赔你为什么不判他三年?是啊!在当事人眼中我们的权力何其大。但他们不知道,我们权力的背后是责任,权力更要体现公平正义。每当这时候,有我总会耐心的给他们讲他为什么被判一年,他又为什么被判三年。在我的讲解下,很多人都会明白和理解。老百姓不是怕你手中有权力,而是怕你滥用权力。只有严以用权才能伸张公平正义,树立法官良好形象。
严以律己,锤炼法官意志不动摇。律己是福,是自我约束,也是在面临诱惑时的自我保护。从落马的官员看,其败落的轨迹无不从思想防线的脆弱和律己失严上找到答案。我们一定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勤于自省,确保在人生道路上不栽跟头。
“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我的体会就是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以百姓之心为心”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尽心竭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在这里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审理的一起故意伤害案件。被告人是一名30多岁的女性,她有3个孩子,最小的孩子2岁,最大的也才7岁,丈夫在国外打工,婆婆去世,公公不知去向。因为和邻居有矛盾发生口角继而撕打将邻居打致轻伤。 被告人一直认为自己没有错,更别提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协议。按照规定,这种情形是不能对被告判处缓刑的。但如果对其判处实刑,那三个孩子怎么办,失去母亲照顾的孩子该如何生活?看着那3个高高矮矮的孩子,我的心痛了。我知道除了调解,我别无选择。可以这样说这是我工作15年中调解最难的一次,调解次数最多,真的记不清调解了多少次,打了多少个电话,跑了多少趟。调解人员范围最广,有庭长、院长、小组长、村干部,镇干部,甚至每个和当事人认识我认为有说服力的人。当然当事人也是最固执。在无数次调解失败之后,我也想到过放弃,有人对我说,放弃吧,你已经尽力了,不行那三个孩子让政府养着。孩子,而且是三个孩子,我是一名法官,同时我也是一个5岁孩子的母亲, 我切身感受过母亲和孩子分离的痛苦,我怎么能说放弃。我的坚持感动了当事人,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最终对被告人判处了缓刑,案件得了圆满的处理。每当我看到身边可爱的儿子,就仿佛看到了那三个孩子的笑脸。我庆幸我的选择,我庆幸我的坚持。讲这个事例,我不是在表白自己什么,而是讲有时我们实实在在做一件事,真的会影响别人的一生。
同志们,“三严三实”绝不是虚无缥缈的口号,它是我们党一鼓作气抓作风,弛而不息改作风的坚定决心和恒心。“三严三实”做起来并不难,只要我们不图虚名,不务虚功,踏踏实实,它就会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风尚。让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良好的法官形象,让“三严三实 ”的旗帜永远在路上飘扬!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