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这份诈骗防范指南,快快转发给长辈

发布时间:2022-06-14 18:38:42


养老诈骗有哪些套路?常见的养老骗局有哪些?一起来看看。

提供“养老服务”。以投资养老基地、旅游考察等项目为名,将老年客户诱骗至所谓的基地、福利院进行参观、游玩,迎合老年人需求,描绘养老项目的未来,进而以预售床位等名义进行非法集资。

投资“养老项目”。抛出高额分红、保本高息、预订服务等说辞吸引老年人,诱骗其投资养老项目,收费项目“五花八门”,如“贵宾卡”“会员费”等。这些机构的资金运作、流向不明,有很高的卷款跑路风险。

销售“养老产品”。一些企业采取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免费体验、赠送礼品、会议营销、养生讲座、专家义诊等方式欺骗、诱导老年群体,购买价格虚高或假冒伪劣产品,进行非法集资。

宣称“以房养老”。以“以房养老”名义诱骗老年人抵押房产,诈骗资金,借国家政策旗号行非法集资之实。诱骗老年人将抵押房产的资金拿去购买其推荐的理财产品,最终导致老年人没了房子还背负贷款。

代办“养老保险”。不法分子冒充银行、保险机构工作人员,谎称可以帮助未参保人员代办“养老保险”或者代办“提前退休”,收取老年人“材料费”“保险金”等。

开展“养老帮扶”。不法分子以空巢老人为目标,在老年人面前装儿子、扮孙子,假借心理关爱、志愿陪护、送温暖活动等方式,获得老人信任后,以多种手段对其实施诈骗。


文章出处:河南日报客户端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