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别人能干,你也能干叫称职;别人不能干,而你能干叫胜任;别人能干而不愿干,而你愿干且又力求干好的叫优秀”。熟悉孙建华的人都说,他当属这个后者。日前,长葛市法院作出《向孙建华同志学习的决定》,号召全体干警学习他立足本职,在平凡中追求卓越的主人公精神;学习他埋头苦干,务实创新的优良品质;学习他心系百姓,力促和谐的大局意识;学习他廉洁自律,甘于寂寞的高尚情操。
早想约见孙建华与他叙谈,由于他确实忙而几经推迟。当他坐在我面前时,他是那样的朴实、平凡。清癯的面庞、有神双眼、合体的法官服,显示出他智慧、干练。也许是他经常熬夜的缘由,略显与他的年龄不相称,眼旁围罩着黒晕,头发稀疏,而他清晰的思路,有条不紊的话语,无不彰显着他精准、老道的文化底蕴。
孙建华,男,回族,1968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文化,一级法官。他自1995年考进长葛市法院工作以来,先后在增福庙法庭、法院办公室、研究室供职,历任书记员、助审员、审判员、审判委员会委员、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现任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长期从事文字材料工作,至今已在综合部门从事文秘工作15个年头了。然而他始终以“勤奋敬业,精细做事,创新创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做到求真求实,吃苦耐劳,奋勇争先,清正廉洁,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各项日常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成绩。他先后在1997年、2005年、2008年、2009年、2010荣立个人三等功五次,多次被评为全省、全市法院信息、调研、公文处理工作先进个人,三次次被评为长葛市优秀党员,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他所分管的社会法庭和人民陪审团工作成为长葛市法院的两大亮点工作,其中社会法庭工作受到省市法院表彰5次,走在了全省先进行列。
实干做文案
多年来,他紧紧立足研究室本职岗位,严格履行职责,狠抓工作落实,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确保研究室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一是着力抓好大型会议文稿质量,认真做好了每年市人大会议上法院工作报告起草撰写工作,坚持一丝不苟,严谨翔实,受到与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致好评。二是狠抓信息工作,着力发挥信息工作的优势和特点。近三年他亲自编写信息296期、活动简报105期,共被各级采用167条,其中被最高法院《今日信息》采用5条,省高院采用55条,市中院采用105条,被党委系统采用50余条。在信息采编过程中,她着重举亮点、攻难点、突重点,经常深入基层一线,十分注意选取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认真加以总结归纳。他所编写的《当前两抢一盗新特点》、《罚金刑案件“空判难执”》、《“冷暴力”抗法成为执行新难》、《盗窃破坏“三电”犯罪案件新动向》反映类信息被最高法院、省委和省高院采用,为领导研究决策时提供了较好参考。三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着重强化调研成果的转化和利用。围绕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以调研成果配合建章立制,规范全院干警的司法行为,与办公室、政治处等部门配合,结合法院工作实际,经过认真调查研究,积极参与建章立制,先后出台了法院规范性文件120余件,机关规范化管理出现新气象。
创新求一流
大家都知道,研究室是院党组的参谋和助手。几年来,他坚持“研究室无小事”的工作理念,将优质服务、超前服务、和谐服务的宗旨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为各项中心工作服务之中,“勤”字当头,注重实干,不图虚名。他积极开展司法改革创新,全身心投入到社会法庭创建和人民陪审团试点工作。
长葛市法院社会法庭工作基础较好,运行规范,一直是全省的排头兵。为保持好社会法庭的领先位置,创造出更多的工作经验,长葛市法院党组高度重视,将社会法庭作为一项亮点工程来抓,并且由他具体负责社会法庭升级规范创建工作。接受任务后,他和研究室的同志一起,积极制定推进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带着深切的责任和深厚的亲情融入到群众中去,全力构筑以社会法庭为大平台的群众调解网络,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社会法庭具体创建活动上,他突出务实创新,突出服务重干,并重点抓好社会法庭升级改造。完善已建18个社会法庭标准化软硬件建设,并着力打造坡胡镇、后河镇、老城镇、董村镇四个示范社会法庭和小辛庄村特色社会法庭,形成重点突出、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抓好中心社会法庭运作模式创新。4月初,建成长葛市石象乡坡李王中心村社会法庭和长社办事处刘麻申中心社区社会法庭,创新社会法庭排查矛盾纠纷“红黄绿”三级预警机制,切实方便群众,及时解决矛盾。抓好社会法官交流培训。日常工作中,他每到一个社会法庭,除向社会法官虚心学习外,还将省法院有关社会法庭工作的文件精神、领导讲话带下去,让他们第一时间知晓上级工作要求,对社会法官提出的问题,他都做到现场答复,并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予以解决。今年8月长葛市委政法委专门召开全市社会法庭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会,组织常驻社会法官到老城镇、董村镇、石象乡坡李王村等三个社会法庭现场观摩学习,并选取6名常驻社会法官进行发言。抓好社会法庭典型带动。为树立社会法庭和社会法官先进典型,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他十分注重借助新闻媒体等各种宣传平台,大力宣传长葛市社会法官的先进典型、先进事例,扩大社会法庭的影响力,先后推出孙新年、范遂堂、孙文治、王秀盈、张宝花等一批优秀社会法官。其中,金桥办事处社会法庭庭长张宝花在全省社会法庭工作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受到省法院领导高度评价,其优秀事迹被《公民与法》、《河南法制报》、河南法院网、《许昌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抓好诉调对接机制。开展法官与社会法官结对帮扶工作,讲授化解纷争的方法技巧。认真做好社会法庭调解与诉讼确认机制的无缝衔接,把社会法庭作为解决民间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抓好创先争优活动。为确保社会法庭工作实效,他积极动员社会法官参加全省社会法官化解矛盾纠纷竞赛活动和许昌市“万里杯”社会法官竞赛活动,充分调动社会法官工作热情,创新调解方法,在社会矛盾源头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今年以来,社会法庭共调处矛盾纠纷1533件,较好地发挥了社会矛盾化解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今年4月中旬,新华社和人民法院报记者联合到长葛市采访社会法庭参与社会管理创新;8月底,浙江省富阳市党政考察团到长葛市参观调研社会法庭机制创新工作;9月4日,最高法院巡视组专程到长葛市后河镇社会法庭调研指导,最高法院咨询委委员、司法巡查组组长郝洪涛对社会法庭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对社会法官在化解社会矛盾中作出的突出成绩表示敬意和感谢。另外,新乡、平顶山、商丘等周边地市兄弟法院也多次到长葛参观学习。
在人民陪审团试点工作中,他认真贯彻省法院关于做好人民陪审团试点工作的要求,坚持“试点工作不停步,制度创新无止境”的工作原则,敢于承当,积极探索,确保人民陪审团试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截至目前,长葛市已组建了18个具有专业、地域和民族特色的人民陪审团成员库子库,成员有3114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47%,参审案件36件,涉及刑事、民事、行政审判活动,并建成文化内涵丰富、功能较为齐全的人民陪审团联络办公室,为人民陪审团成员提供方便和保障。按照上级法院指示精神,他注重加强人民陪审团试点工作调研,逐案进行分析,研究机制设置、运行操作、实施效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9月中旬,参加全省法院重点调研课题成果验收工作会议,围绕人民陪审团试点工作的调研进行研讨,从人大支持、日常管理等方面专门介绍了长葛市人民陪审团试点工作模式,受到省法院领导高度关注。10月25日,省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院长助理王韶华及刑一庭、研究室有关负责人到长葛市专题调研人民陪审团试点工作,现场观摩了人民陪审团参审的被告人杨某某故意杀人案庭审活动,随后召开试点工作交流座谈会,听取来自许昌两级法院、长葛市人大、人民陪审团成员代表等与会人员关于试点工作进一步推动的意见和建议。长葛市人民陪审团试点工作的开展,为推进司法民主,探索陪审制度改革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得到省、市法院领导的肯定和群众的普遍认可。
质朴更无华
多年来,他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除积极参加集中学习外,还按照各项主题活动方案的要求,深入细致地进行了理论学习,查摆问题,自我剖析,端正思想态度,提高思想认识,并在学习中牢固树立“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思想和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切实增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针对近年来法院中心工作多、任务重等情况,他带领全室同志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提升工作效能,正确处理苦与乐、得与失、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舍小家顾大家,几乎没有节假日,晚上加班赶材料成为习惯。2010年7、8月份,在迎接全省社会法庭达标验收关键阶段,他白天跑各乡镇办事处社会法庭具体督导,晚上和研究室同志一道整理相关资料,两个月来,没有休过一个节假日,确保了社会法庭一次验收全部达标。由于孙建华同志始终做到严于律己、淡泊名利,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甘当绿叶执著服务,孜孜以求,无怨无悔,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树立了务实创新、公正清廉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