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智力残疾人诉讼的案件调解后,给人留下许多感想,感想极多和极深的就是对农村实质弱势群体的保护和关爱。
原告齐群群是临潼区新丰街道办事处长条村长东一组的村民,不同之处在于:其是智力贰级残疾人,现年已经52岁,父母双亡,其一生未能成婚、因而无子女;其面容黑青,沉默寡言,目光呆滞,言语迟钝,生活尚不能自理。其名下有0.96亩自留地,被当地村组自来水饮水工程占用0.687亩,获赔占地补偿款1.4万多元(含青苗补偿费);该款项由其三哥齐定定领取,其法定代理人系其二哥齐树峰(铜川煤矿退休职工、帕金森病患者、行动不便),维护其合法财产权益,以其名义诉至法院要求齐定定足额给付其占地补偿款。
纠纷诉至法院后,办案人员分别约见了原告本人和其法定代理人,详细了解了纠纷的根源和起因在于:被告齐定定在代为承包经营涉案0.687亩自留地时,领取了全部占地补偿款,双方又就此无法协商,被告齐定定多年来也未给予原告生活帮助费,原告方认为未尽兄弟情义;办案人员传唤了被告后,被告辩解称:涉案自留地有其与其妻的份额,虽一并登记在原告名下,但与实情不符,况且村组所出具证明也能说明这一点,其只愿给付原告占地补偿款一万元。最终,经过多次深入的调解,被告首先表示出愿意从根本上解决纠纷,并提出:涉案0.687亩自留地占地补偿款全额给付原告,其原意给付原告生活帮助费,但原告给付其原告宅基地后其土地补偿款;原告对此表示充分谅解和同意;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结案协议:一、齐定定一次性给付齐群群涉案自来水占地补偿款14000元;二、齐群群给付齐定定齐群群老宅基地后0.12亩地折价款2500元,该0.12亩地今后由齐群群使用;三、齐定定给付齐群群生活费1100元。
此案审结后,办案人员内心久久不能平息,因为如果调解不成,仍需判决结案,案件会涉及到对农地承包经营权归属的确认,此职权属于法定行政职权,原告又要面临行政确权程序的等待,另外案件的走向和结果均具有了不确定性;广大农村,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由于传统文化的积淀和影响,由于烟、酒、赌等不良习惯和嗜好的长期渗透,由于人口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欠缺,存在有实质层面生活无法独立生活的弱势群体,对其关爱和保护意义重大而深远。良久,我认为仍须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加强农村实质弱势群体的司法人文关怀。在农村尚有一些无家室、无儿女、无技能,生活无依靠,智力又存有一定缺陷的实质弱势群体;其父母在其成年后,多已去世,其兄弟姐妹也各有家庭,对其或者无力帮助和接济、或者不闻不问不愿尽帮助和接济义务,而当地村组和政府对其救助也极为有限;此类弱势群体案件审理,我们只有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积极有效地从多角度、多方面真正关爱农村实质弱势群体。
二、深化农村法治文化建设,着力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法治意识、专业技能和适应社会能力等综合素质与能力。有针对性地在实际审理案件过程中,采取巡回就地审理、进村入户方式,广泛宣传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呼吁关爱农村实质弱势群体;在走基层和听民声过程中,将关注和关爱农村实质弱势群体的生活和疾苦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深入开展,动员社会各界和企业着力培养和提高农村实质弱势群体的专业技能和适应社会综合能力。
三、加强对育龄农村青年科学健康引导,确保优生优育观念的牢固树立,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优生优育。从点滴、从起始阶段做起,确保农村育龄男女普遍牢固树立优生优育观念,戒烟酒,注重胎教和科学育儿,着力改变计育条件,从根本上减少低智商、有残疾或缺陷儿童的出生。
四、强化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有效保护弱势群体人群的生计。多方动员和筹措,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将鳏寡孤独等、无生活能力的实质弱势群体,纳入社保范围,尽最大能力地改善其实际生活状况。